Netflix終於長大成人了 我與Netflix的20年之癢

Netflix剛出茅廬的時候我正好在美國讀書.

WIKI寫它的創立時間是1997,但是是2001我才認識它,並且付了(好像)6.99?14.99?的月租加入訂閱.

電視兒童最重要的娛樂就是看電視,因此一到美國後電視+錄影機(播大帶的那種)全弄齊,還到百世達blockbuster辦會員證,這很重要.  

Netflix當時想的模式很創新,根本上也很挑戰消費者行為.首先你上網訂閱了付月租費.然後開始選片.一個月好像可以選5片(視方案)選了之後,它會郵寄到你家,寄幾張DVD來.還片期似乎沒有很嚴格,所以你可能看了忘了還,看了懶的還,看了還借人看,全靠消費者自制,這很考驗,好在是在美國,人性還可信所以這模式能成功. 

美國寄信很方便,基本上你家就是郵筒.你把要寄的東西附好回郵塞在你家信箱,郵差就收走了,跟UBER MAIL一樣. 所以這模式才會想的這麼容易. 就是,你根本上不用走出家門,就能收片看片還片,再來一片.

我那時也借了好幾片,但老實說可選的有限.有一回要還片時,帶著回郵信封出門,先到朋友家去拜訪,一個不留意把要還的片子放在大樓的信箱區,回來看結果不見了!當下很緊張,如果拿的人沒還那算在我帳上啊. 所以我寫了張紙條,請拿走的人,看了片之後幫我還. 好家在,那人幫我還了. 

老實說當時我也不知道這訂閱郵寄模式有多少人用,會不會持久,會不會消失在當年很盛行的互聯網新革命中. 也有可能只在美國行的通,走出國界就是兩回事. 

後來回台灣後,就跟Netflix斷了聯繫,(還友人咧)好長一段時間,又回到了借DVD的時代. 家裡一樣有錄影機跟DVD機. 片子如雨滴般在兩岸間穿梭. 大家都是看片子哈~

到上海工作時,DVD店興盛的到達一個頂端,那時也有愛奇藝,但還是不付錢的習慣居多.有這麼多盜版免費的可看,訂閱制推動自然是難了點. 

2015年,聽到Netflix要進軍台灣的消息,真是有見到老朋友一樣的欣喜,為它感到驕傲的那種, "你看,我朋友Netflix活下來了,而且它要來台灣發展了" 基本上真是這種心情. 

要知道,在2000年當年的時空背景,很多互聯網形態的模式產生,充斥在各個領域,很多是血本無歸的投資.沒人知道誰會成功誰會失敗.我當年還到一個叫cyberrebate的網站買東西,號稱你先借錢給他們換東西回來,填了rebate form,多久後就可以拿回本金,有沒有利息我忘了. 連這種形式也有,我買了一個卡通水壺跟一支可愛的芭比電話,花了100多. 它的東西是比市價貴的,但它的商業模式就是借貸概念吧,現在回頭看就是這樣. 結果,當然最後是血本無歸,但至少,水壺跟電話是用了很開心. 

PS根據WIKI,cyberrebate假設50%的人會忘了申請rebate它就能從高額(10倍於市價)賣出的東西獲利.

所以,當我看到Netflix好好的長大後,還出國比賽,那心情真是激動又複雜. 這些年都冷落了它啊!

20年後的今天串流平台的競爭越來越激烈,自製節目越發重要,產業上下游越串越深,甚至還要到自己蓋片場的地步。

下午也有定愛奇藝跟Disney+但是到期後會繼續訂的應該是只有Netflix吧。

I'm so proud of you, Netflix!



PS近期有上演一部blockbuster的故事在Netflix,也是很醋咪,以前是那麼大的競爭關係,當然,一開始百世達根本不把Netflix放在眼裡.



留言

熱門文章